不注意保护胃,真的会ldquo肾虚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免费学习中医针灸知识 导读:今天学习胃与肾的关系和几个代表方剂。 01肾为先天之本,阴阳水火之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之腐熟水谷,化生气血津液,须赖肾阳的温煦、生化,与肾阴的濡润、滋养作用;肾中所藏的精气,亦有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育。 在生理上,肾与脾胃有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两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在发生病变时,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02脾为湿土,喜燥恶湿;胃为燥土,喜润恶燥。 单从肾与胃的关系看,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与阴液的滋生濡润上。 肾阴乃一身阴液之源,胃之所以能维持其濡润不燥之特性,须赖肾阴以滋之。 肾为胃之关,肾中阴液又来源于胃。水饮入胃,历经三焦,下达于肾,肾才得蒸水化气,内寄水火。 因此,在临床上,凡属津液干燥、阴津不足的病证,皆与胃肾有关。 《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肾恶燥”;后人谓“胃为燥土”,就是说两脏的病多从燥化,而且有着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般来讲,肺胃津亏,其证较轻,肾阴亏损,病情较重。 常见外感邪热入里,伤津化燥,轻者表现肺胃津亏,证见口燥咽干、渴饮、燥咳、苔黄燥等,治以甘寒滋润之品,如麦门冬、沙参、石斛等,方用益胃汤。 重者热邪深入下焦,耗阴劫液,肾阴亏涸,证见口燥咽干、唇焦齿槁、舌质干绛等,治以咸寒增液之品,如阿胶、生地、元参、龟板、鳖甲等,方用三甲复脉汤。 可见,胃与肾的关系失调主要表现为阴虚不滋,化燥伤阴。 在临床上,实际是关系肺、胃、肾三脏。 一般谓上燥则咳,属肺燥;中燥则渴,属胃燥;下燥则结,属肾燥。但也须知道,三者的燥证所见,虽有先后轻重之分,但往往相互影响,交错混杂。 如口燥咽干,既可见胃津不足,亦可见肾阴亏涸。因此,在治疗上,往往需考虑轻重药并用,甘寒润胃,咸寒滋肾相互配合运用,这样既可起到杜渐防变之效果,又可体现中医综合兼顾的组方原则。 另外,润胃滋肾方法的运用范围是很广泛的,不论外感热证、内伤劳热都可应用,运用得当,效如桴鼓。当然有时也要同其他方法配合应用,始为得当。 03余曾治金某,年因患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入院。 当时病人体温40℃以上,经连续输血mL、化疗等效果不显,已下病危通知。 证见:T:40℃,面色晄白,两颧泛红,精神委顿,神志恍惚,语言低微,口腔有多处黏膜溃疡,皮肤有散见血斑。 诉口干口渴不欲饮,心悸气短,眩晕,腰膝酸软,乏力不支。舌质淡红而干,苔黄糙,脉细数。 中医辨证系气血虚损,复感外邪,邪热炽盛,灼阴劫液。当内外合治,滋肾益胃,以滋化源;益气养血,清解祛邪。 处方:生地30g,元参20g,阿胶9g(烊化),龟板30g,沙参15g,麦门冬9g,太子参20g,黄芪30g,山萸肉30g,枸杞15g,板蓝根20g,白花蛇舌草20g,青蒿9g 水煎服,日服3次。连续服药3剂,感染控制,壮热已退,但仍有低热,显然是邪热虽退,阴津不复,阴不济阳,余热遗留。治以滋肾益胃,调养气血。 处方:生地20g,元参15g,龟板30g,阿胶9g(烊化),沙参20g,石斛20g,太子参20g,黄芪20g,枸杞15g,山萸肉20g,女贞子15g,丹参20g,鸡血藤20g,青蒿9g,地骨皮9g,大枣10枚 水煎,日服3次。连续服药20剂,体温恢复正常,诸证好转。 以后的治疗针对气血两虚,突出培补脾肾,调养气血,兼顾甘咸滋润,在上方基础上,随证加减。 另外,以人参研粉吞服,早、晚2次,每次各服1.5g。 3个月后,血象基本正常,出院在家坚持服中药治疗,1年随访,病情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xz/7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说药牛耳枫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消
- 下一篇文章: 中医药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