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立秋

中医名家谈养生

为了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从年春分节气开始,我们将介绍每个节气文化,同时邀请全国知名中医学家讲述养生防病理念,助力您身心健康。本期邀请岐黄学者刘维谈“立秋节气与养生”。

刘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岐黄学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名中医。现任天津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刘维教授提醒,立秋之时,仍处于末伏,但昼夜温差加大,早晚逐渐凉爽,气温忽高忽低,空气湿度下降,燥气开始当令,故而此时应当滋阴防燥,谨防感冒、腹泻等病症。

1

调理膳食滋阴防燥

立秋以后气温下降,苦夏的人也胃口大开,开始本能地为迎接冬季作储备,但此时不宜过食肥腻的食物。盛夏的余热未消,湿气未散,若过食肉类加重胃肠负担,则易出现反酸、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秋季各种水果上市,瓜果虽好,但应谨记“秋瓜坏肚”,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应有所选择和节制,以防损伤脾胃阳气。燥气当令,容易耗伤津液,出现皮肤皲裂、口鼻干燥、口渴咽干等症状,人也更易发生感冒。因此要注意滋阴防燥。饮食当坚持“少辛多酸”的原则,以清润、收敛为主,尽量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散之物,多吃一些甘味、酸味的滋阴润肺之品,如蜂蜜、银耳、雪梨、百合、荸荠、甘蔗、莲藕等;还可辅以沙参、麦冬、石斛、木耳、百合等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煮粥煲汤饮用。

2

调节情绪谨防忧郁

秋季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秋季草枯叶落,风雨凄凉的景色易勾起人们心中悲伤、垂暮之感,产生忧郁、惆怅等情绪。因此,秋季要收敛神气,舒畅情志,培养乐观精神。尤其是老年人更应心情平静,要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防止情绪大起大落。可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以排解不良情绪。

3

调摄起居秋冻敛阳

立秋以后,天气凉快,又是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工作量增加,但是白日变短,使得人们的工作强度相对变大,因此常有“秋乏”的说法。刘维教授提醒,此时应当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宜“早卧早起”。天气转凉,但宜薄衣御寒,适时逐件增加,也就是所谓的“秋冻”。“秋冻”顺应了“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避免阴津、阳气过度外泄,提高机体耐燥御寒的能力。但要注意“秋冻”脚不宜冻,以免寒邪内侵。正所谓“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4

节气膳食

贝母梨罐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川贝母粉5克,荸荠15克,莲子15克,冰糖10克,红豆沙20克,梨2个(克)。

将莲子清水洗净,浸软。将梨洗净,在上1/4处切一刀(梨把儿不能丢掉),用小勺将梨核挖出,成为梨罐。将荸荠去皮洗净,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与川贝粉、红豆沙馅、莲子一齐搅拌均匀,制成馅心。将馅心填入梨罐,再用梨把儿盖严,放入一个碗中,碗中加入冰糖、少量水,上屉蒸40分钟,取出即可。

每日1次,餐后食用。

节气文化

节气由来

《历书》中载:“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至9日交节。

节气民俗

立秋时节北方多地民间都有“贴秋膘”的说法,希望通过饮食来弥补因苦夏而减轻的体重,以迎接寒冷季节的来临。天津等地还有“咬秋”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吃西瓜,可以防秋燥,避免腹泻。

节气花语

立秋以后,荷花的花苞格外大,常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况。摇曳生姿的荷花不仅是高尚品格的代表,而且全身是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藕节、荷叶、花等又均可入药。

立秋——中医食疗学

《洛桥送别》

(唐)储光羲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

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江月值新秋。

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秋日后》

(唐)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南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转自天津中医药大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cc/1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