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

一.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病的分类

1

颈型颈椎病

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寒、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头过高,使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或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表现为颈项僵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点头、仰头及转头,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人们常说的“落枕”就是其中一种。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发病率最高的类型,约占60%-70%。主要病变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间孔变窄导致颈神经根受压产生系列表现,高发年龄段为30-50岁。早期表现为颈痛和颈部发僵,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造成上述症状的加重。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拿东西容易坠落。可伴有血管和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无汗、疼痛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3

椎动脉型颈椎病

是比较多见的类型。由于颈椎关节退变,或是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高发年龄段为30-40岁。表现为眩晕,视物异常,复视伴有眼震。可有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由于颈椎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严重时患者可发生短暂的瘫痪或发作性昏迷。

4

交感神经型颈椎

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反射性症状,如恶心、眼花、耳鸣、心动过速等。高发年龄段为30-45岁。以上症状往往与心里活动有明显关系,与情绪的相关性比较大。

5

食管狭窄型颈椎病

颈椎椎体增生的骨刺向前突出,当突出过大时会压迫食管,产生在吃东西时无法咽下的困难,好发于下颈椎,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吞咽困难,进食后有胸骨后烧灼感、刺痛感。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影响进食软食和流质饮食。同时可伴有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等颈椎病表现。

6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最严重的类型,可造成大小便失禁、瘫痪等不良结局。主要病变为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拿筷子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拿东西容易坠落。严重者甚至不能自己进食;躯干部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束带感);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如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秘结,性功能减退。严重时,患者须拄拐或借助他人搀扶才能行走,直至出现双下肢瘫痪。

7

混合型

临床上常常有上述几型的颈椎病的症状混合存在,这种混合存在的现象使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这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治疗起来也是比较复杂的。颈椎病常表现为头颈部痛、僵硬、不适。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其症状表现有一定区别。

并发症:吞咽障碍、视力障碍、颈心综合征、胸部疼痛、猝倒等

8

后纵韧带钙化

后纵韧带骨化(OPLL),好发于颈椎,也有在胸椎、腰椎发生者,病因尚不明确,日本首先发现,报道中日本病例较多,我国近年来报道也不少,发病年龄平均50岁左右。因为后纵韧带骨化,在椎管内占位,使椎管狭小,或直接压迫脊髓,引起脊髓压迫症状,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脊髓型颈椎病相似,报道中发现的病例大多是因“颈椎病”X线检查中确诊的。

四种基本类型

1.分节型(segmentaltype)骨化灶在每个椎体后面,呈单节型,上下不连接,骨化片和椎体间有间隙。

2.连续型(continuoustype)骨化灶呈带状或条索状跨越2个以上节段,骨化侵及后纵韧带的浅层和椎体后缘存在间隙

3.混合型(mixedtype)兼有分节型和连续型两种骨化灶。

4.局限型(circumscribedtype)骨化灶局限于紧贴椎间盘后缘的深层韧带,形成局部块状隆突的孤立性骨化灶。

三、颈椎病的成因

基本病因

1.颈椎退行性病变

(1)椎间盘组织退变是位于两个椎体之间的一种连接结构,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三部分构成。椎间盘的髓核是一种含水量很高的弹性胶状物质,它的作用除了使脊柱有类似关节活动的作用外,还可以缓冲脊柱在活动中产生的压力、震荡。椎间盘极易退变。主要表现为髓核内部蛋白含量和含水量的降低,纤维环韧度降低。随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萎缩,可出现颈椎骨骼之间的磨损。

(2)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挤压和刺激血管、脊髓和神经根。

(3)骨质增生、骨刺,会挤压脊髓和神经根。

(4)颈椎韧带僵硬:脊椎韧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硬,从而使颈部的柔韧性降低。

2.损伤

(1)慢性损伤积累:过度体力劳动、不良姿势等造成的积累性损伤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急性外伤:是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与青少年颈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关系密切。

3.椎体发育畸形

发育性椎管狭窄易于发生颈椎病,且预后相对较差

4.代谢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人体钙,磷代谢和激素代谢失调者,易产生颈椎病。

5.精神因素

据临床实践观察,长期压抑感情,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这样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最终会导致颈肩部疼痛。

6.危险因素

(1)年龄: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但近年来,颈椎病已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2)头颈部外伤:头颈部外伤常见于交通意外和体育运动(3)不良的工作姿势:低头工作、伏案时间长是颈椎病的影响因素之一.(4)不良睡眠姿势:睡眠姿势不良,主要指枕头于头部需要的舒适度不匹配.(5)吸烟和饮酒(6)急慢性咽喉部感染:既往文献报道,有急、慢性咽喉炎的人,容易诱发颈肩综合征或使其症状加重。(7)环境情况:长期处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或者环境突然变冷容易诱发。

四、颈椎病的评定

运动控制评定

观察站立位下的弯曲颈部是否活动范围正常以及有无疼痛,如果站立位下弯曲颈部有受限或者疼痛,仰卧位下疼痛消失或者范围正常说明试验阳性。

主动肌力量检查

先嘱患者主动屈曲头部看是否可以顺利碰到胸骨,如果主动碰不到被动可以碰到。说明试验阳性。

横韧带测试

固定椎体后看椎体脱离手的难易程度。

颈椎关节活动测试

分别固定上下椎体转头,通过判断颈椎的活动范围是否增加来判断是否活动受限。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主要是牵拉一侧上肢,并且头部往另一侧歪斜,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就表示臂丛神经或者颈椎部位的神经根出现损伤、刺激说明试验阳性。

压顶试验

令患者头转偏向患侧并后仰,检查者左、右手掌叠加放于患者头顶部,并向下施加压力。若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麻木、头晕、恶心等则说明试验阳性。

五、一般的治疗方法

??

1康复手法治疗(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本体感觉异常、颈椎关节活动受限、颈部肌肉失衡、运动控制障碍等引起的弹响,)

2物理因子治疗(中频:松解黏连、恢复神经活性等。中药熏蒸:放松肌肉、改善循环)

3居家康复锻炼(适用于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人群)

4.针灸及中药治疗(辨证施治)

4微创手术治疗(如椎间孔镜等)

6.超声引导下小针刀松解(比如瘢痕、筋膜黏连等)

7.注射治疗(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注射技巧,主要是小关节及关节囊处注射。主要包括滑囊、筋膜肌腱韧带的附着点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等。)

?

六、骨骼肌肉疼痛中心特色治疗

康复治疗手法展示

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治疗方法部分展示还有很多)

筋膜松解

颈后部筋膜松解,10-15个一组。治疗意义: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

关节松动术

颈椎动态关节松动术,第一次操作严格遵循三次原则,若有效则隔天或者次日可以多做几组。作用:防止关节僵硬、协助显微组织塑形、延缓组织退变

、改善循环等等

神经松动术

尺神经松动术,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控制手臂动作。持续牵拉或者滑动15秒左右。作用原理:以特定方向和特殊力道的伸展及放松的手法,来增加神经组织的活动度,并促进血液进入神经组织,以达到减轻疼痛促进组织复原的目的。

斜方肌拉伸

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固定头部向对侧平移,直到患者有牵伸感觉的状态下停住30秒左右,深呼吸后再次加压继续维持。直到达到最大范围。牵伸的作用:一、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二、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三、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的兴奋性.四、防止黏连、缓解疼痛.五、预防软组织损伤

颈深屈肌激活

患者头部悬空,双手放松,头部维持回缩。向上延展状态,治疗者的手向下给一个引导力,力不可过大避免代偿。可以有效的激活肌肉,促进本体感觉的回复,使治疗效果得以维持。

●科室其他特色治疗●(1)注射

可有效快速的直达病灶部位,减轻疼痛。

(2)DMS

特点:DMS的专利缓冲式高能量冲击头有效降低震动波在肌肉组织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使得高频率振动能够安全有效的进入肢体深层的肌肉组织,帮助梳理肌筋膜,促进血液、淋巴回流、促进肌肉纤维长度的恢复,缓解肌肉紧张

(3)中频

①治疗意义: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

4.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又叫蒸汽治疗疗法、汽浴治疗疗法、中药雾化透皮治疗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治疗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摩之浴之"之说,《理渝骄文》曾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实践证明,中药熏蒸治疗疗法作用直接,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无毒副作用。

适应症

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颈椎病、肩周炎、一般的肩背酸痛、风寒湿性关节肿痛、坐骨神经痛、关节退行性改变引起的关节肿痛。

2、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肿痛。

3、慢性胃肠炎虚寒型、慢性盆腔炎寒凝血瘀型、痛经等妇科病及消化系统病。

4、中风偏瘫、局部麻木不仁、怕冷、风寒感冒、肥胖、皮肤病等等。

5.整脊枪

原理:物理脉冲原理,仿人手按摩,利用肌肉共振原理对深部肌肉组织进行深度的击打与振动,因而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损伤后恢复。二、功效:一枪正骨,脊椎数码矫正枪是根据物理脉冲所产生的力,而非电子脉冲的力,作用时渗透性非常强,这种在理疗性脉冲下所产生的力比手工按摩的力度强倍,有传导速度快,穿透性强的优势。扶正脊椎,立竿见影,疏通正气,驱除病痛,使人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三、开设项目:1.颈椎综合症:头痛、头晕、失眠、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手臂麻木、颈部活动障碍。2.胸椎综合症:背部酸痛、呼吸不畅、食欲不佳、胃肠功能紊乱。3.腰椎综合症:急、慢性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腿脚麻木。4.骨盆综合症:骶髂关节半脱位,坐骨神经痛,内、外八字脚。5.脊柱侧弯症:常规脊椎保健和脊椎退型性病变的预防。

6.湿热敷

作用:湿热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症,扩张血管,增加代谢,改善营养吸收;湿热可以打开患者毛细血管,促进渗出液吸收,利于消除局部肿胀;湿热深层作用于组织,软化瘢痕,有效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缓解肌肉韧带拉伤、疼痛等病症(如加上中药同时作用效果更佳),是康复理疗医生、物理治疗师、中医治疗师和体育运动队的产品

颈椎防治锻炼方法

斜方肌自我牵伸

运动处方:一手固定在椅子上,另一个手按压住头向对侧一直到有牵伸感觉停留住,在这个状态下维持30秒左右。组间间歇30秒。一次5组。每天坚持15组。

注意事项:避免代偿肩部不要耸起,身体坐正。用力要均匀缓慢。不要过度用力。均匀呼吸。如果运动中出现剧烈疼痛或者不适应咨询医生或者主管治疗师,不可盲目锻炼

颈部稳定性训练

运动处方:分别在颈椎的前、后、左、右增加持续性阻力,每组持续15秒,每个方向做完后算一组,组间间歇30秒。一次5组。每天坚持15组。

注意事项:头部一定要始终保持不动,用力要均匀缓慢。不要过度用力。均匀呼吸。如果运动中出现剧烈疼痛或者不适应咨询医生或者主管治疗师,不可盲目锻炼

仰头后仰式

运动处方:在头部后仰的同时,双手交叉向后延伸,努力达到最大范围,一组做15个。组间间歇30秒。一次5组。每天坚持15组。

注意事项:头手一定要保持一致,用力要均匀缓慢。不要过度用力。均匀呼吸。如果运动中出现剧烈疼痛或者不适应咨询医生或者主管治疗师,不可盲目锻炼

自助式动态关节松动术

运动处方:用带子或者毛巾置于颈部后方,双手的拉住带子,使带子的方向与眼睛方向平行,同时头部做后仰,手的力不可以松一致使带子与眼睛方向平行。一组做15个。组间间歇30秒。一次5组。每天坚持15组。

注意事项:手上的力不可以松,头手同时动,带子一致与眼睛方向平行。用力要均匀缓慢。不要过度用力。均匀呼吸。如果运动中出现剧烈疼痛或者不适应咨询医生或者主管治疗师,不可盲目锻炼

头部回缩训练

坐式头部回缩运动:头部回缩指的是将头部向后拉。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平视前方,并完全放松。此时你的头部会微微伸出.现在请准备开始你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练习。缓慢且平稳地向后移动你的头部,直到不能再向后为止。在做这个动作时,不要将下巴翘起。换句话说,请一直平视前方,不要让

头部向后倾斜,也不要向上看。当你的头部向后移动到最大幅度后,你就做出了头部回缩的姿势.请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放松,这是你的头部和颈部就会在此恢复自然突出的姿势.在重复这一动作时,请确保你的动作幅度达到了最大。在心里默念“压力增加、压力减少”。

运动处方:本项练习主要用于对颈部疼痛的治疗,而不是预防。在治疗颈部疼痛时,本项练习应当每天做6到8组,每组10次。如果你觉得一天做2组就可以帮助你预防疼痛,那么就做2组;如果你觉得一天做10组才可以帮助你预防疼痛,那么就做10组吧。

注意事项:不要低头,头部平缩。用力要均匀缓慢。不要过度用力。均匀呼吸。如果运动中出现剧烈疼痛或者不适应咨询医生或者主管治疗师,不可盲目锻炼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模特:关淼(牡医学院实习生)

姜源浩(牡卫校实习生)

刘欣语(牡卫校实习生)

赵云鹤(牡卫校实习生)

供稿人:史国俊

图片收集:张晋诚、姜源浩、关淼、刘欣语.

编辑排版:吴祺、史国俊、刘欣语、关淼。

指导老师:潘洪波、王海丰

审核老师:潘洪波

本文章出自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

联系电话转或者咨询

如有转载,请附上出处

本中心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医院骨骼肌肉疼痛诊疗中心门诊四楼C区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tx/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