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数千年的传承
年初,突然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得知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人传人的方式,没有研究出特效药的情况下,钟南山院士发出及时引导人们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知识,并且告诉大家可以用中药预防,如双黄连口服,以及其他如消毒水消毒等措施等。 此次疫情中,中国迅速在十医院、医院,让感染上病毒的病人,在医院进行隔离并且用中医中药进行辅助治疗,使得许多人都得以好转。 中医中药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不可缺少的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在党的领导下一起抗击疫情。 01 说起中医药的历史起源,那是非常的久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且我国有许多在中医药上的医药学著作,如《神农本草经》;春秋时期的《黄帝内经》;扁鹊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孙思邈《千金翼方》;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敬的《新修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并且大家平时都有用到中药,中药里有许多药食同源的药材,比如:红枣、枸杞、黄芪、北沙参、玉竹、麦冬、石斛、薏苡仁、赤小豆、茯苓等煲汤。 以及平时泡茶用的菊花、罗汉果、胖大海、金银花、决明子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药材,可用于平时的养生保健等,从生活上就可以看出中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02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 神农为民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他几乎嚼尝过所有植物,"一日遇七十毒"。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识别了百草,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炎帝神农氏终因误尝断肠草,未及时解毒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经过长期尝百草发明了药草疗疾,他教民食用不同的草药治不同的病,先民因病死亡的也少多了。为"宣药疗疾"还刻了"味尝草木作方书"。这便是人类医学科学的发现神农亲验本草药性,是中药的重要起源。 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无数次的反复实践,积累下来许多药物知识,被纂刻记载下来。随着岁月的推移,积累的药物知识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得到后人的验证,逐步以书籍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就是《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最早的中草药学的经典之作,后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为宗,对中医药的发展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并逐步发展丰富,形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中医药宝库。 名言名句 神农以赭鞭尝百草,始有医药。 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孙思邈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备急千金要方》) 解读:饱食即卧,食物停聚未及消化,积而淤滞,气滞不行,脾胃受伤,气血痰食积聚而致百病丛生。 03 孙思邈,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他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提倡医德,重视妇女、小儿疾病。创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对预防、养生、针灸、药物学以及临床各科疾病诊疗等有较大贡献。 他小时侯体弱多病,父母不得不带着他到处借钱求医,终于治好了病。他看到不少乡里人因为家里穷,生了病没钱治而绝望的死去,心里非常难过。他说:“救活一条命是多么重要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不能复生,比黄金贵重得多。金子可以慢慢地挣到,人的生命千金也买不到啊!”他下决心钻研医学,立志要拯救千百万病人的生命。 孙思邈一生中长时间生活在山区。 山里很多人得了大脖子病(今天医学上叫甲状腺肿大)。那时候,大夫都用海藻来治这种病。可是,山区里很难见到海藻。孙思邈想起老百姓常说的话:“吃心补心,吃肝补肝。”那么,能不能用羊的靥(yè,羊的甲状腺)来治这种病呢?他想法买来羊靥,给病人吃,病人的脖子就慢慢消肿了。当时孙思邈还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但是他的治疗方法是正确的。得大脖子病是因为缺碘,羊靥里含有丰富的碘,所以能治好这种病。 孙思邈一生在医药学方面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他系统的整理收集了多个药方,长期居住民间,为百姓治病,潜心研究,治愈了大脖子病、夜盲症、脚气病等当时的疑难病症,并对针灸、养生、食疗、炼丹等作了研究。 后世的人们都非常尊敬他,称他为“药王”。 04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因为肝癌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很多患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而中医药就可以在肝癌晚期起到治疗作用。 曾经有一位患者,在发现自己得了巨块型肝癌时已经是晚期了,医生当时表示肿瘤太大,手术风险很高。 在患者失去信心时,患者的家人多次打听,他们知道了一位大夫是专门治疗肿瘤的,他们立医院,那位大夫用“三联平衡疗法”为诊断患者治疗,服了几个疗程的药后,患者身体的不适感,以及疼痛都消失了。 看到疗效后,他们就继续服用中药,慢慢的,患者精神也好了,能继续劳动,食欲也恢复得特别好,肿瘤也变小了。(案例来源于百度文库) 当然临床上有许多治愈的案例,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得到满意的疗效,发展到晚期、末期。所以,人在生病的时候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对自己树立治愈的信心。 为了保证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用药,不听信所谓的“偏方”、“秘方”。 从上面的小故事,以及深入了解其他文献、书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医药是由古人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尝试,不断试验、探索发现出来的,历经生命,以及毕生阅历成就的结晶。 健康小贴士 “三联”指的是联系到癌症患者存在的元气亏虚、痰凝血淤、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因病机,用药进行扶正补虚、消痰化淤、攻毒散结;“平衡”是指使患者气血、阴阳平衡。概括地说,就是联系到“虚”“淤”“毒”三病因,以“扶正”“疏通”“祛毒”辨证施治,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生理机能平衡的根本目的。 05 在这次疫情中,中医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跟普通的细菌不同,细菌进入人体,是在组织间液、细胞外面,所以可以通过服用抗生素杀灭细菌。 但是病毒不一样,它进入人体之后,是在细胞内通过复制病毒,进行繁殖,在没有发现一个绝对有效的特效药或疫苗,中医药就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医中药除了针对病毒之外,更多是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来调整人体免疫力,用中医的话来说,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举个例子,就是大家同样都在疫区,有些人感染,有些人没有感染,这说明人的防病能力是不一样的。中医是除了针对病因治疗之外,它也针对人体免疫能力来调整。 所以说,中医中药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可以分析出这次疫病的特点是湿邪致病,可以充分发挥中医药善治湿病的优势。 中药治疗针对的不是病毒,而是调节人们肌体的免疫状态。人们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博弈、斗争的结果,往往病毒胜了就得病了。 所以,人体抵抗力提高了,就不容易感染,即使感染了也是轻的。当然在这次疫情中,西医西药也是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和西医药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这两者可以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维护和增进人民众健康,中西结合。 06 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的医学道路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药的发展从剂型上就可以看出中药在随着广大群众生活的便利在不断发展,如古时候人们是用中草药,到中药饮片可以煮成汤剂,磨成散,练成丹,泡成药酒,以及洗剂、软膏剂,到现在大家生活中看见的中成药丸剂、膏剂、片剂、口服液、颗粒剂等等。 中药不仅仅可以作为生病治疗、平时养生保健的作用,还可以做成精美的装饰品,如水晶滴胶项链、挂件、印章、标本等。 并且在这一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中,中医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让许多不了解的人们,以及国外人士都了解到我国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这些就可以看出中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被人们所淡忘,并且会越来越被人们喜欢,以及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养生保健当中去,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 图片来源:网络搜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xz/5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书峰枇杷季快到啦枇杷浑身都是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