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暑气还没消退,但燥气却迫不及待地来了,最明显的体现就在这一早一晚间,凛冽的秋风刮过后,气候开始变得凉爽干燥了。

气候的变化使得我们的身体也随之变化。夏天炎热,皮肤毛孔腠理疏松开泄,身体出汗较多。

而秋天气候变凉了,主收敛,皮肤毛孔也要变得紧密,人就感觉特别干燥。

在秋燥的“加持下”,很多人出现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燥咳不断的问题。

什么样的人容易中招呢?

阴虚的人,可能是你夏天出汗太多消耗津液;可能是你外感、饮食、情绪等问题出现内热。

津血同源,二者互相转化滋生,发展下去也会血虚,而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

在没有气血津液的滋润下,整个人就像一朵枯萎的花朵般,干瘪脆弱,黯然失色。

在气血不足的时候,可以用血肉有情之品滋补一下,就是吃肉。

秋天很多人都会吃一些肉类来“贴秋膘”。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鱼肉.....这么多肉类,吃哪种最合适?秋季的饮食要注意滋阴生津。

几种不适合秋天多吃的肉:

海鲜——受到核污染的影响,现在没几个人敢吃了。

鸡肉——多食生热。鸡味甘性温,温肝阳,多吃鸡肉相当于补肝火,尤其是感冒生病、湿疹荨麻疹、阴虚火旺、入睡困难的人,吃鸡肉等于火上浇油。

鹅也是性温的,也容易生热动风。

羊肉,阴虚火旺的人最该远离它。羊肉甘温,会鼓动肝阳生发,多食动气生热。

推荐2种适合秋天吃的肉,贴秋膘不上火

第一种:鸭肉——具有滋阴作用

一鸭“润”三秋,如果说秋季有哪些食物可以“赶走”燥邪,鸭子一定是首选食材。在常见的肉类食物中,鸭子是最适合用于初秋滋补的。

鸭肉味甘、咸,性寒;归脾、胃、肺、肾经;具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鸭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烟酸和维生素B1、B2。

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潮热汗出、大便干燥、心烦失眠或水肿的人,秋季多吃鸭肉,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民间素来有“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鸭肉的几种吃法:

盐水鸭

材料:光鸭g,食盐15g,醋15g,葱结15g,姜20g,八角2g,花椒2g。

做法:

①光鸭斩去小翅和脚爪,在右翅窝下开一小口,取出内脏、气管、食管,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血污;

②鸭子洗净沥干水,用精盐、花椒腌制1小时,再放入食盐水中浸泡1~2小时,取出洗净;

③锅中加水,放入鸭子和醋、葱结、姜块、八角,大火烧开,加盖焖烧20分钟后翻面,再焖烧20分钟至鸭肉硬酥时取出,晾温后切块装盘即可。

除了做成盐水鸭,鸭肉也是用来煲汤的好材料,最近的天气比较干燥,煲一碗滋阴润燥的沙参玉竹老鸭汤就再适合不过了。

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沙参15g,玉竹10g,老鸭1只,生姜2片,陈皮3g,食盐适量。

做法:

①所有材料洗净,老鸭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切块;

②老鸭与沙参、玉竹、生姜、陈皮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ml(约8碗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1.5小时,放入食盐调味即可。

其中,沙参具有滋阴清肺、养胃生津的功效,而玉竹可以养阴润燥。沙参与玉竹同煮,可以大大增强滋补养阴作用。如果出现干咳、鼻咽干燥、心烦口渴等迹象,喝这碗汤就十分合适了。

第二种:猪肉——性质最平和的肉类

猪肉味甘咸,性平,准确来讲偏凉些,但煮熟后几乎就是平性,不寒也不燥。

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本身能滋阴补血,还能健脾,更能补肾阴,肾水充足,肝火自灭。

不过再平和的肉,吃多了也是助湿生痰的。这就取决于你怎么吃它,吃多少了。

猪肉滋阴,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用做成瘦肉汁。

莲藕瘦肉汁

食材:猪瘦肉g、莲藕50g、生姜10g

做法:

1、将猪肉剁成肉泥,莲藕、生姜切碎

2、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加水,加适量盐调味

3、放入锅中,隔水蒸20分钟即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zy/1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