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治疗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14325.html

中医学对肿瘤发病机理的认识,是从整体观点出发来看待的,认为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而特定部位的肿瘤只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通常被认为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现象。总体上而言,肿瘤疾病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虚是病之本,实为病之标;虚是全身性的,实为局部性的。中医理论认为扶正可以祛邪,祛邪可以匡扶正气。

运用扶正的方法可以调动肿瘤患者一切正气,用培植本元的中医方法和方药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癌能力,从而达到抑制邪毒之气。扶正治疗在肿瘤特别是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还有一定的增敏增效的作用,增强患者机体的自身抗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但补益也应综合患者整体情况考虑,不足无功,过亦为害。

祛邪就是利用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理气散结、活血化瘀等方法来直接抑制肿瘤患者的邪毒,主要是着眼于抑制癌性病灶和癌细胞,但对机体的抗癌能力和脏腑功能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多地应用这类抗癌药常会给病人带来副反应,因而在肿瘤治疗中必须适当选用,以保护和调动机体的自身抗癌能力。

具体应用扶正法治疗时,对肿瘤患者而言即是益气、健脾、养阴、补肾、益精、温阳等方法。益气健脾的中药有人参、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养阴益精的中药有北沙参、南沙参、天冬、麦冬、百合、生地、玄参、黄精、山茱萸、女贞子、灵芝、绞股蓝等;温阳的中药有仙灵脾、仙茅、补骨脂、肉苁蓉、胡芦巴、骨碎补、菟丝子等。

20世纪70年代刘嘉湘教授首先提出了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研究扶正法治疗肿瘤,并对扶正法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做了大量有益的临床与实验探讨。所谓扶正法治疗,即是对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治疗肿瘤这一治疗法则的概括。在临床上是以扶正为主,还是以祛邪为主,要根据每一个肿瘤患者的正气与邪气的盛衰状况,还要结合阶段性的变化,补与攻灵活自如,但具体的实践操作比较复杂。如攻邪太过,不仅不能抑制癌瘤病灶的生长,而且很有可能促进病灶的发展,甚或加速其转移;反之,如补益不适度,也不能调节肿瘤患者的正气,相反会耗伤其正气,如食欲降低、精神萎靡、乏力加重等,不能有效地控制病灶。就中晚期、晚期肿瘤治疗而言,应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与特点,其立足点是稳定控制癌灶的发展,有效地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延长生存期。祛邪是为了扶正,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其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扶正。总之,扶正与祛邪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因此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而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徐振晔教授对肿瘤的扶正培本治疗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了许多好苗头,临床疗效有所提高,对疗效机理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临床与实验研究也有较大的进展。但肿瘤虚证特异性指标的检测,肿瘤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亟待进一步研究探讨与不断完善。徐振晔教授认为,扶正与祛邪同样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环节。根据肿瘤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疾病分期、西医治疗强度及疗效、末次治疗时间等,以及目前状况,慎思细酌,扶正与祛邪不同力度的施治。这对肿瘤临床医师要求比较高,徐教授认为如处理不当,中医药治疗也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本篇完)

本文节选自《徐振晔治癌经验》

编辑/校对:王殷东

(配图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xz/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