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五参之一北沙参
国家级珍稀濒危物种 “五参”之一北沙参 文:花木君 相信诸位都喜欢阳光沙滩的美丽景色,在明媚的阳光下,湛蓝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棉花糖般的几朵洁白云彩,一望无际深邃的海洋,金黄色细腻的沙子,几把五彩的遮阳伞,大人孩子们在海边嬉戏小憩,享受着温暖的日光浴,时不时涌起的阵阵海浪,泛起白色的泡沫,冲刷着沙滩,如此曼妙的迷人风光,令人神往。 在这梦幻的景色中,我们很少在沙滩上看到植物的身影,其原因是由于海水的盐碱度较高,并且海风的不断侵袭,使得近海很难生长植物,即便是有,也是一些比较抗风耐盐碱根系发达的灌木或乔木,诸如油棕、椰树、海芒果、木麻黄、红树林、蔓荆、榄李、榄仁等等。 除了灌木和乔木,其实还有一些少数比较顽强的草本植物,诸如马鞍藤、海莲子、沙滩黄芩等,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奇特的珍稀植物,这种植物是著名的中药材,而且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物种,这就是——珊瑚菜。 珊瑚菜(拉丁学名: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又名北沙参(药材名),为伞形科(Umbelliferae)、珊瑚菜属(Glehni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省的沿海地区,尤以海滨沙滩上分布甚广。 珊瑚菜全株被白色柔毛;根细长,圆柱形或纺锤形,长20-70厘米,径0.5-1.5厘米,表面黄白色;茎露于地面部分较短,分枝,地下部分伸长;叶多数基生,厚质,有长柄;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长圆状卵形,三出式分裂至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边缘为白色软骨质;叶柄和叶脉上有细微硬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逐渐膨大成鞘状,有时茎生叶退化成鞘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生浓密的长柔毛,花序梗有时分枝;无总苞片;小总苞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密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朵,花白色;萼齿5,卵状披针形,被柔毛;花瓣白色或带堇色;花柱基短圆锥形;果实近圆球形或倒广卵形,密被长柔毛及绒毛,果棱有木栓质翅;分生果的横剖面半圆形。花期4~7月,果期6-8月。 珊瑚菜由于生长在海边,经常遭受海风侵袭,北方冬季又非常寒冷,而且又是草本植物,因而珊瑚菜的根系非常发达,形成细长的根茎,便于抵抗寒风和蓄积养分。据研究,珊瑚菜的根茎耐寒力强,休眠期根可在-38℃下安全越冬。 珊瑚菜貌不惊人,然而其根系却是著名的中药材,味甘甜,有清肺、养阴止咳的功效。珊瑚菜的根系加工后统称为“北沙参”,与人参、玄参、丹参、党参并称为“五参”,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由于产地不同,名称略有差异,诸如海沙参、银条参、莱阳参、辽沙参、条沙参、野香菜根、真北沙参等等,其中以山东莱阳产的北沙参为最著名,故有莱阳沙参之称。另外北沙参分春参(二年生参)和秋参(一年生参)两种。 珊瑚菜原来在我国分布广泛,基本上沿海省份的滨海地区皆有分布,然而由于其根系作为药材原料,药效显著,品质佳,因而被大量采掘加工,除了销售国内,还远销国外,因而造成资源匮乏。另外,由于这些年港口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用沙,再无节制的采挖下,使得珊瑚菜的生存失去了依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于是,不少地方的野生珊瑚菜几乎绝迹,整体珊瑚菜面临濒危的境地。 珊瑚菜除了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对研究伞形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种群起源,以及东亚与北美植物区系,均有一定意义。为了避免野生珊瑚菜种群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甚至灭绝,因而在年8月4日,珊瑚菜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保护级别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 珊瑚菜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后,然而由于种群分布相对分散,因而很难予以建立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这些年的监测来看,野生珊瑚菜现状堪忧,诸如江苏省沿海野生珊瑚菜种群被证实已灭绝,浙江舟山野生珊瑚菜资源在朱家尖已经灭绝,在普陀岛仅1处沙滩残存;辽宁也仅仅在葫芦岛有发现等等。 因而,希望有关方面和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对分布地野生珊瑚菜的采取和加强保护措施,建立单项自然保护区,避免野生珊瑚菜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完全灭绝。 -12-11易花得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jz/11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沙参的作用有哪些呢又该怎么食用呢
- 下一篇文章: 寒露来了衡水人注意,今起穿衣吃饭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