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润燥清补,当吃老鸭炖茶树菇
LiQiu/ 儿时记忆中的暑假,总是格外燥热冗长 窗外聒噪的声声蝉鸣 桌前纸笔的细细摩挲 老旧的落地铁皮风扇缓缓摆头 伴随着周而复始的嘎吱声 送来阵阵聊胜于无的风 也许手边还有一盘切成小牙的西瓜 清甜香气缕缕袭来 挑战着本就不怎么集中的注意力 还有啊,还有楼下小伙伴的打闹嬉戏 还有冰箱里每日限额为1的绿豆沙冰 还有磨了很久,才得到的小霸王游戏机 ...... 这些细小的琐碎 组成了一整个完整的夏季 时光荏苒,儿时的那些执着,早已褪色成了泛黄的记忆。如今难得闲暇的暑期,正是我们待在空调房里,研究全家食补养生的好时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老一辈讲究“不时不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比如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立夏要吃樱桃、青梅、麦子,谓之“尝三新”;立冬要吃鸡、羊肉,谓之“补冬”...... 今日立秋,除了完成吃瓜“啃秋”的节气仪式外,适宜立秋滋补的美食也可乘此闲暇安排起来!此时暑气未消,大吃大喝难免犯腻上火,进补还应适量适当。 一道老鸭炖茶树菇,滋阴润燥,养胃生津,再适合立秋不过。 /立秋进补:老鸭炖茶树菇/ 1、准备适量干茶树菇(也可根据喜好添加其它菌类),温水泡发30分钟,清洗备用; 2、老鸭肉洗净切块,加料酒、生姜片焯水,捞出备用; 3、另起一锅,一次性加足清水,放入备好的鸭肉和茶树菇; 4、煮沸后上盖转文火炖2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如果说鸭肉是这份立秋美味的基础,那么提供了超脱于“酸甜苦辣咸”之外第六种味道——“鲜味”的茶树菇,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灵魂。 岑巩深山珍馐:苗乡林下茶树菇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薪”来源于其身材细长,颜色褐黄,有点像柴火的外形。茶树菇常长在油茶树干靠近树根的部位,故而得名。 区别于普通大棚茶树菇,苗乡林下茶树菇菇帽大,肉质肥厚,菇柄短,色泽偏暗,味清香,食之爽滑劲道。 林下茶树菇的生长摒弃了人工恒温的种植环境,让菇重回森林,吸日月天地之精华,在和风细雨及昼夜温差中自然生长,同时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生长周期较长。 也正因此,林下茶树菇积蓄了更多的营养——富含10多种微量元素和18种氨基酸,每百克蛋白质含量高达49%以上,是普通大棚茶树菇的两倍,且其脂肪含量仅2.8%,是一款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的纯天然无公害食用菌,具有清热、平肝、明目、利尿、健脾等功效。 俗语有云:“想要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要想身体瘦,多吃菌子少吃肉。”就是林下茶树菇最真实的写照了。 林下茶树菇种植于贵州省岑巩县平庄镇走马坪山腰上,这里是岑巩县海拔最高的地方,平均海拔多米,昼夜温差大,常年森林覆盖,山上云雾缭绕,远看犹如人间仙境,远离城市喧嚣污染,是一座难得的天然氧吧。林中树木茂密、时有野生动物出没,一片生机盎然,实属茶树菇生长的圣地。 每一株高品质林下茶树菇,都必须经历各个严苛环节—— 菌包制作 制作茶树菇菌棒首先需合理配制培养料,并使用优质菌种。在严格消毒灭菌处理和接种操作的同时,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林下摆放 将培育好的菌包整齐码放于林下,静待大自然的洗礼。 及时开袋 采用开袋转色法,准确把握开袋时间,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开袋。 自然出菇 平庄镇走马坪原始生态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2.78%,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1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每平方厘米空气含-个负氧离子。绝佳环境,孕育生态好菇。 人工采摘 每年四月,择一放晴之日,步入林中,浓郁菌香伴随野花清香,沁人心脾。此时的茶树菇菌膜已破,菌褶全部舒展,菌盖欲开不开,正是最佳采菇期。工人们优选品相最佳的茶树菇采摘,并小心码放于透气性极佳的框篮之中。 鲜菇烘干 当日采收的鲜茶树菇,需当日完成烘干处理,将组织中的水分减少到一定限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持茶树菇的良好品质。 筛选装袋 达到干制标准的茶树菇经冷却后,再次人工筛选,仅留精品,并进行包装封袋。 至此,一袋来自岑巩深山的高品质林下茶树菇,方已整装待发,即将为你带来一场“鲜”为人知的清补体验。 暑期档“学党史,办实事” 高校师生校友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电子科技大学·岑巩县 重点帮扶好物推荐 长按扫码,参与活动助力帮扶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shacan.com/nssjz/10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癌症常用中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